A3版:社会总第2509期 >2020-07-06编印

愚公精神的当代传奇
刊发日期:2020-07-06 阅读次数: 作者:转自《光明日报》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搬走岂不是要挤占别人的地?如今下庄500口人500张嘴就是500个生计难题。”毛相林摇摇头,“我们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更不能给国家增负担。”“你看这地这么肥,粮食长得这么好。如果搬走,这片土地就荒了。”毛相林一边说着,一边用锄头在自家地里挖出了5只圆溜溜的洋芋。这些年,下庄村不乏因为打工、升学等原因搬进城镇居住的村民,距离田地远了,便将它常年撂荒、闲置。看着大片的良田被七高八低的荒草覆盖,毛相林很是心疼,“祖祖辈辈的汗水、心血都留在了这里。若荒废,地虽在,但却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大山深处是下庄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因此,搬家还是移山,下庄人毫不犹疑地选择像愚公般移山,硬生生在山中凿出一条路。
  2004年,整整7年时间,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的“愚公”们终于在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下庄通路了,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激动之余,毛相林开始为下庄的发展操心。“老支书临终前,心里挂念的就是下庄的未来。”毛相林说,“如今路通了,但我手中那根脱贫致富的‘接力棒’依旧滚烫。”
  戴着贫困村帽子的下庄村让身为党员干部的毛相林难受又自责:“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必须想办法摘帽,跟上脱贫步伐,才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心,不辜负老支书的嘱托!”
  下庄村是整个乡里唯一一个低山村,相比其他村气候条件更好。传统的苞谷、红薯、洋芋“三大坨”不施肥不打药,不仅长得好,吃起来也香。从前没有路,吃不掉的红薯就只能喂猪。如今有了路,下庄人再也不用面对粮食、水果吃不掉也卖不掉的窘境。
  “看到别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哪有不眼热的。”打听到曲尺乡柑橘种得好、双龙镇钱家坝的西瓜供不应求,毛相林心动不已,和村干部一起乔装打扮成跑买卖的客商,见缝插针“刺探情报”、偷师学艺、打听销路。“一次不行跑两次,脚板磨起了泡,就套双袜子再出门。”看着村里逐渐挂果的片片田地,毛相林又浑身充满了干劲。
  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毛相林带领村民“抱团儿”建立合作社,不再满足一家一户零散种植,开始把果蔬种植产业化。“运输和销售都不用操心,直接有专门的货车来拉,我们只管把地种好,剩下就等着数钱儿。”下庄人的勤劳有了用武之地,生活就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下庄村率先在全县完成整村脱贫。现今,下庄村共种植柑橘650亩,辅以几百亩的西瓜、小麦、脆李、南瓜。村里还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现在的下庄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修路前人均300元年收入的40倍。
  毛相林知道,下庄要谋发展,还需要后代年轻人接棒守护。但教育资源的匮乏,让下庄留不住那些为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而搬到县城的村民。
  下庄村唯一的小学最初是由保管室改造的,条件简陋,房顶雨天漏雨,滴湿了桌面,无法学习不说,还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毛相林急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啊!”便号召全村人一起将学校重新翻修加固,多方助力下终于修成了如今崭新的砖房校舍。“他对下一代的教育特别用心。”如今竹贤乡小学下庄教学点唯一的教师张泽燕这样评价毛相林,“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都要来监考,还要给学生们讲政治课,作为一名村干部,太特别了,没见过他这样的。”
  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到城里,到大城市,彻彻底底通过上学改变命运,高兴之余,毛相林对下庄村的教育也有着新期待,“希望随着下庄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能看到希望,愿意回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慢慢来吧,问题会逐步解决,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心之所愿,无所不至。一代代下庄人执着地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家园,倾尽所有让故土一点点变得更好,他们身上映现出的,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故土难离、家国至上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根脉。
  下庄之心:一颗脱贫致富、向往美好的初心
  光阴弹指过,未染是初心。23年前,理想是生存,下庄人与自然抗争劈山修路,努力实现脱贫清零任务。23年后的今天,理想是幸福,是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途中,精神再升华、力量再爆发、发展再跨越,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闪光。
  下庄人是闲不住的,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梦想“追风逐日”的人。
  2015年,毛相林再次扛起修路大旗,带领村民用半年时间将机耕道升级成了3米宽的碎石路,车子能进村了。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道路完成了硬化加固,并加装了护栏。如今从下庄出发到县城,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正如下庄村村口竖着的这条标语,下庄人正凭借着这股精神,一鼓作气大踏步向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迈进。
  离开下庄前的那天清晨,记者与毛相林相约重走那条印满下庄人初心的“下庄古道”,看到特意换上运动鞋的记者,穿着皮鞋的毛相林提前打起了“预防针”,“我们走到哪算哪,不能走了就回来。”
  眼前的山路,被密林覆盖,时隐时现,时断时续,蜿蜒看不见头。
  记者小心翼翼,面对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情形,手脚并用,几次都差点摔跤。不时低头望去,总能惊出一身冷汗。而前头领路的毛相林,则一路背着手,落脚极快,丝毫不曾犹豫,还总忙着把荆棘枝杈扒拉到两边,清出一条道来。
  一公里山路,我们竟走了一个小时,才仅仅到达第1个“大台阶”。毛相林说,“要想翻过这座山头,还需要再爬过3个这样的台阶。”此时的记者早已大汗淋漓,心慌到捂着胸口说不出话。
  这样崎岖难行的山路,毛相林从前一年要走不下百次。只为能够将山外的繁华带进山里,将山里的希望带到山外。
  回到山下,记者走在如今平坦干净的新路上,已随处可见在田间埋头苦干的下庄人,不少村民家门口停着各式摩托车、小皮卡,还有邻村村民开着摩托专门拉着小鸡仔、小鹅仔来往穿梭叫卖。下庄村已然一派忙碌景象。
  记者见到村民刘恒玉时,70岁的他正和妻子在田里翻弄着一块红薯地。“这么大岁数了整天干农活累不累?”刘恒玉想都不想就回答:“当年修路都过来了,还有比那更苦更累的吗?”牺牲在修路过程中的沈庆富正是刘恒玉的女婿。说到女婿,刘恒玉突然哽咽:“如今女婿的牺牲换来了乡亲们的好日子,值了!”
  刘恒玉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一着急甚至有些口吃,但讲起自己的收成时,分外流畅,刘恒玉指着远处一片柑橘林,喜滋滋地说,“那一片都是我的地。我的10亩柑橘,去年收入2万多元。明年是柑橘盛产期,收成还能比去年翻倍。”
  在下庄村,64岁的五保户张胜生同另外3户一同安置在了一栋3层楼的“五保户”安置房居住,通过“集中居住、独立生活”的模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8年,张胜生告别了过去的破旧窝棚搬进了新房,一间近4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着独立厨房和卫生间。“这房子好哩,啥都有。”张胜生兴奋地带着记者展示屋里的摆设,别人送的电视机,别人送的柜子……还隆重介绍了一台自己花了500元在县城买的洗衣机。“我是享了国家政策的福,一年补贴7000多元,自己还种了2亩地,一年能收800斤麦子。日子有吃有穿,好过得很。”张胜生笑呵呵地说。
  干净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入户,仿若一条清晰的“血脉”,构建起全村内畅外联的发展新格局,路宽了平了,日子好起来了,老百姓的心敞亮了,但毛相林的心却依然没有放下。
  与毛相林交谈时,总是觉得这是个温和腼腆的普通农民。然而谈到要不要退休,62岁的毛相林言语间透出不一般的硬气,“现在还不能退,我还有事没做完。”面对记者追问的目光,毛相林沉吟了片刻,郑重地说,他计划在2023年带领全村人奔更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全村目前达到这个水平的大概只有20%,离毛相林心中的“小康”还有着不小距离。
  盘活山里的“不动产”,发展生态文旅是毛相林的新梦想。“我们这儿抬头即是景,发展旅游业再应该不过了。”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于是,毛相林身先士卒,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每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毛相林带头“吃螃蟹”,一些胆大的村民也跃跃欲试,村民们逐渐尝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甜头,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2017年,县里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建成了19栋34户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还有65栋79户尚在建设中。特别的是,当下每家每户的外墙都是裸露的青砖色,问及此,毛相林说,“已和上级申请了,争取明年村里给统一刷上赭黄色,看起来会更漂亮、更有乡村风味。”
  “即使我们不出去,也要让顾客自己走进来。”下一步,毛相林要将下庄的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因子,提升内涵和品质,吸引更多的技术、资源向下庄流动,“目前我们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建设的‘下庄精神陈列馆’已初具雏形,未来我们还将着重打造‘下庄古道’‘桃花源’等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来寻访这条‘天路’。”这群质朴的村民憧憬着美好新生活,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继续修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采访结束了,离开下庄的那一刻,毛相林和众多闻讯前来的村民执意要将我们送出大山。渐行渐远,透过车窗,乡亲们的身影和大山融汇成一体,挺拔有力。山风有情,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此时此刻,再问“精神”是什么?对下庄人来说,就是世代追逐着的走出大山、惠及子孙的梦想,是凝结着的坚韧不屈、无所畏惧的气概,是饱含着的家国至上、故土难离的情怀,更是坚守着的那份脱贫致富、向往美好的初心。正是这样的下庄精神,换来了峭壁变通途,撑起了巍巍大山的脊梁。
  (转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