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年产值3000万元。如今,铜鼓镇葡萄有摩尔多瓦、玫瑰香、巨峰等品种,正值盛产期,年产量达20余万斤,产值100万元,实现种植户亩均纯收入5000余元,带动48户贫困户增收。
在葛家、青松、茅坝三个高山村发展“黄色”烤烟产业,种植烤烟1200亩,其中贫困户16户311亩,产烟叶1150担,年产值290万元,户均增收过万元。
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蓝色”蓝莓产业,现已规模种植300亩,年产量6吨,产值80万元,注册“美美蓝”蓝莓商标后,进驻巫山新世纪超市,辐射带动贫困户16户本地务工。
此外,2019年,铜鼓镇引进重庆田袁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集蛋鸡养殖、有机肥生产、新技术示范等于一体,渝东北最大的蛋鸡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每年可生产有机肥4万吨,加工饲料7万吨,存栏10万羽商品蛋鸡,带动全县约500户农民进行蛋鸡养殖,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白色“产业规模效益。
产业是脱贫的基础。铜鼓镇在产业发展上,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按照“青、紫、黄、蓝、白”的思路,各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脱贫路上,如果说产业是经济支撑,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则是脱贫的质量。近年来,铜鼓镇以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鼓点”,一直敲在群众的心坎上。
在龙湾村、柳池村,一栋栋农舍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四通八达的村道,将美丽乡村串成一片,遍地蓄满清水的水池,犹如颗颗明珠点缀其间……
同样,走进葛家村,你会发现,曾经最缺水的地方,已经不再缺水。每家每户门前,都建好了洗衣台,水龙头一拧,白花花的水就流了出来。
“以前,我们这里一遇干旱就要缺水。自从村里修了水池,安装了水管后,我们再也不怕没水吃了。”村民吴扬翠现场向记者演示,打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甘泉”注入一口石头凿成的水缸,激起朵朵水花。
邓勇说,该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群众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补什么要求,切实抓好群众的住房保障、饮水保障和教育卫生保障等。同时,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此外,还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和民生工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该镇采取能人带动、本地务工和劳务输入等形式,让贫困户充分就业,切实解决群众的收入问题。如今,铜鼓镇踏着奋进的鼓点,行进在脱贫攻坚路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切的美好乐在人们的脸上,握在人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