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专刊总第2459期 >2020-01-10编印

黔江区李家溪安置点,农贸市场、幼儿园、卫生院、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
家家户户搬家具贴春联迎新年
刊发日期:2020-0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2
图片2

图片3
图片3

  2019年12月27日,雪后的酉阳黑水镇马鹿村幼儿园,90后老师孙柳娅正带着孩子们玩耍。2019年9月,该县在全县7个乡镇12个行政村开始“一村一园”试点,让山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幼儿园教育。通讯员冉川摄
  黔江区李家溪安置点。(重庆日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杨敏
  永川仙龙镇张家村,党员服务队医生为贫困患者测血压。(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通讯员陈仕川摄
  新年,黔江区城南街道李家溪安置点处处张灯结彩,刚从各个地方搬迁而来的新住户们,忙着搬家具贴春联,欢快的笑声不时响起。
  39岁的贫困户游福琼,望着窗明几净的新房,乐得合不拢嘴。
  眼下的幸福,让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住了半辈子的游福琼有些不敢相信。
  高山上的苦日子就在几个月前,游福琼一家还住在一个叫虎座山的山坡上。不通公路,上山下山只能靠走,下一次山得一两个小时。虎座山位于黔江区金溪镇。前不久,记者搭便车前往采访时,向村干部落实位置就花了近半个小时,最终车在一处灰尘飞扬的路边停了下来,穿过一座河沟上的简易便桥,再沿着“之”字形的山路往山上攀爬约20分钟,才走到了游福琼的老房子。
  老房子瓦片残破、土墙裂缝。在游福琼的记忆里,“离开大山”的话题打小就被村里人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大家还生活在山上。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生活。游福琼的丈夫下山打工,去过城里、甚至远走他乡,但不管走多远,山里的家都拴着他。而眼睛有疾病、视力只有不到0.2的游福琼只能在家守着孩子。
  “山上雾满坡,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大多数时候,游福琼要出去砍柴。“没得法,不砍就没有生火的。煤?你觉得运得上山吗?”她指着陡峭的山路反问记者。
  每逢打雷下雨,别人是往家里跑,可游福琼是拉着孩子往屋外跑。为啥———担心山洪暴发、地质滑坡。
  有一次,游福琼的女儿突然高烧不止,游福琼慌了神,拼命高喊:“来人呐,救命!”
  几分钟后,邻居赶到,抬起孩子就往山下的镇卫生院赶。
  视力不好的游福琼跟在后面,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斗,总算将孩子送到了卫生院。“要是晚到一点,孩子就危险了。”医生说。
  “从那一天起,我就无时无刻不想搬出这座大山!”她告诉记者。
  扶贫政策让她圆梦游福琼的丈夫拼了命打工,也攒不够买房的钱。更别提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乡场上哪有地供他们建房?又哪来的田土让他们耕作?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游福琼的梦想成了真。
  2018年,李家溪安置点项目启动建设,符合政策的游福琼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去年下半年,随着安置点的完工,原本住在黔江各座高山上的410户、1526名村民陆续搬进了新居。游福琼的新房是楼房,功能分区合理,厨房灶台贴着洁白的瓷砖,卫生间也用上了水冲式便槽,政府甚至还配套了热水器、燃气灶、宽带、沙发、床、柜子等。
  安置点内,农贸市场、幼儿园、卫生院、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
  “过去娃儿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特别是冬天,早上要人点着火把送,晚上要人点着火把接,恼火得很。现在,学校就在家旁边,5分钟就走到了。”她开心地向记者介绍。
  在安置点旁边,黔江区配套新建年产量2000万袋食用菌的工厂,让搬迁至此的群众可就近就业。游福琼也打算等农历新年过了之后,到厂里去找个事做,“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一定要好好干。”
  李家溪安置点是全市唯一位于城郊工业园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模为全市最大,共建设有28栋房屋,安置410户、1526人。黔江区扶贫办主任郭兴春介绍,安置点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标准,设计了2至5人的户型:2人户50平方米,3人户75平方米,4人户100平方米,5人户125平方米。
  家有5口人的游福琼,房屋面积125平方米,却只花了1万元。原来,黔江区整合了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户农村房屋收储和宅基地复垦等政策,贫困户每人自付费用不超过2000元。
  游福琼在自身没有大额负债的情况下,终于实现了“搬出大山天地宽”。
  更多贫困群众搬新房在脱贫攻坚进入到决战决胜的全面收官阶段,像游福琼这样享受到搬进了新房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过去,黔江区冯家街道马林村贫困户杨书成住在海拔上千米的高山上,吃水靠挑、生活靠天,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马林村实现了集体搬迁。
  而在万盛经开区,在邻居口中总是苦着一张脸的刘兴云,最近因为享受到危旧房改造搬进新房,舒展开了眉头,“现在政策好,终于有个像样的房子了!”
  山城重庆,山连着山、山靠着山,不少高寒偏远地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为此,我市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精准集聚搬迁政策、资金,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努力做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同时,围绕做好后续工作,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由“搬得出”转向“稳得住、能致富”,抓好产业培育、就业帮扶和社区融入,大力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补齐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搬迁群众既住上新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搬迁25.2万人,其中2019年12951人。目前,25.2万贫困人口房屋主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