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村民采摘早熟豌豆。
本报讯(记者章容文/图)近日,记者在双龙镇巴雾村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采摘豌豆。“这是政府今年给我们弄的早熟豌豆,现在就可以卖了”。村民王松林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柑橘是我县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深度贫困乡镇双龙镇也将优质柑橘基地建设作为该镇产业脱贫的主要项目,然而柑橘从幼苗到挂果需要长达3年时间。为了解决幼果林地前期无效益的问题,双龙镇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鲜食早熟冬豌豆品种“中秦1号”进行试种,助力百姓增收。
2019年10月,在双龙镇产业技术扶贫指导组的推荐下,双龙镇巴雾村在柑橘林下试种了10余亩早熟鲜食豌豆新品种“中秦1号”。据了解,鲜食早熟冬豌豆品种“中秦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豌豆新品种,生长周期75天左右,一般十月种植,元旦期间就可采收。与普通豌豆相比,冬豌豆提前上市,销售价格也更为可观。
“今年政府给我们弄得这个豌豆种比以前要早上市,亩产也高,今年种了10多斤豌豆种,大概可以收一两百斤豌豆荚,全部都可以上市卖,价钱非常好,可以达到四五块一斤。”巴雾村村民王松林说。
为检测林下间作鲜食蚕豌豆产业扶贫成效,双龙镇专门邀请农业专家对林下间作早熟鲜食冬豌豆新品种“中秦1号”示范进行田间测产。结果表明,幼果林间作鲜食早熟豌豆“中秦1号”,亩产鲜荚315.6kg,亩产鲜籽粒236.6kg,以当前豌豆鲜荚收购价7元/kg计算,每亩增加产值2319.5元。“我们正在创建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豌豆十月上旬播种,到了元旦前后收获青荚,现在青荚的市场非常好,而且‘中秦一号’的产量也很可观,每亩可增加产值2400元左右,解决柑橘幼林前3年没有产值的问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宗绪晓表示。测产结果还显示,除荚果外,每亩还有604.2kg的地上部分生物产量,这些资源既可用作冬季新鲜牧草饲养牲畜,又可用作绿肥还于田间。这意味着幼林地间作早熟鲜食豌豆不但能增加可观的经济收入,还有较好的畜牧价值和环境生态效益。
林下种植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豆科作物还有固氮,地下部分用于固氮,地上部分就返田,返田之后可以生成大量的有机肥以供果树使用,“实际上我们整个做成了循环农业,对果树品质,对土壤的改良,肥力的改良都有好处,早熟鲜食豌豆产业在这个地方应该很有前景,而且对助推老百姓增收很有效果。”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张晓春说。